本发明涉及在锂离子位点和金属氧化物位点上具有不同厚度超薄膜涂层的锂化混合金属组合物,其中至少部分覆盖金属氧化物位点的超薄膜的厚度大于至少部分覆盖锂离子位点的超薄膜的厚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形成上述组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选择性地涂覆多组分基体的一个区域。通过优先沉积在混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元素上而不沉积在另一种元素上的涂层,可对用于锂电池电极的材料(例如混合金属氧化物)进行改性。
非水电解液电池具备:包含二氧化锰和碳材料的正极;包含锂或锂合金的负极;非水电解液;以及收容正极、负极和非水电解液的容器,在使用波长514.5nm的氩激光对正极实施拉曼光谱分析而测定的光谱中,出现于1330cm‑1附近的峰的强度ID与出现于1580cm‑1附近的峰的强度IG的峰强度比ID/IG的平均值满足0.5≤ID/IG≤1.3的关系,正极的质量M1与非水电解液的质量M2的质量比M2/M1满足0.22≤M2/M1的关系。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负极具备: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碳纳米管的负极合剂层。负极活性物质包含第1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负极活性物质,第1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负极活性物质包含:含有锂、硅和氧的硅酸锂相、及分散于硅酸锂相内的硅颗粒,各硅酸锂相中的氧相对于硅的摩尔比(O/Si)不同,碳纳米管的直径为1nm~5nm,第1负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相对于第1负极活性物质和第2负极活性物质的总质量的比率为60%以下。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够得到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以及使用该正极材料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够得到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高放电容量,并且显现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该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的特征为:其含有能够吸留、放出锂的正极活性物质(例如,层状含锂的复合氧化物)、Li3PO4等的磷酸锂化合物和Al2O3,优选在正极活性物质的附近配置磷酸锂化合物和Al2O3。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制备具有通式R1-M1-Ad zLiX(I)的化合物的方法, 其中在锂盐存在下将化合物R-A(III)与元素M1反应。本申请还公开了用 于制备具有通式R1m-M3-Tn zLiX(II)的化合物的方法,其中在锂盐存在下 和在元素金属M2存在下将化合物R1-A(III)与含有M3的化合物反应。由 此,金属M3可以选自Al,Mn,Cu,Zn,Sn,Ti,In,La,Ce,Nd,Y,Li,Sm,Bi, Mg,B,Si和S。
在此公开的是一种具有改善了的使用寿命特性的锂二次电池,其中,通过将包含选自锂、钠、铵及其任意组合的阳离子的阳极交换材料添加至电极和/或隔膜表面,经由阳离子交换过程去除电池组装过程中所掺入的金属离子杂质,以防止金属离子在阳极上产生电沉积,由此改善使用寿命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灰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C类飞灰、碳酸钾和碳酸锂的混合物,当该飞灰组合物用于混凝土用途时这几种成分的组合可减少碱氧化硅反应。该飞灰组合物包括约65到99%重量比的C类飞灰,约0.1到约4%重量比的碳酸钾,以及约0.1到约4%重量比的碳酸锂。
本发明是关于用作为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新的 喹啉唑-2-酮类化合物,本发明化合物治疗高血压 和哮喘是有效的。本发明还包括制备中间体酮的方 法,该方法涉及溴-喹啉化合物与丁基锂的反应,然 后使锂化的化合物进一步与N-甲基-N-甲氧基链 烷酰胺反应。
本发明涉及电压改变的混合型电化学电池设计。混合型锂离子电化学电池,包括:第一电极,其具有第一极性和可逆地循环锂离子、具有第一最大运行电压的第一电活性材料,和第二电极,其具有第一极性和具有第二最大运行电压的第二电活性材料。所述第二和第一最大运行电压之间的差定义预定电压差。还包括的是至少一个第三电极、分隔体和电解质,所述至少一个第三电极具有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包含可逆地循环锂离子的第三电活性材料。电压改变部件(例如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电通信。在对应于充电的第一运行状态下,所述至少一个电压改变部件配置成诱发对应于所述预定电压差的电压降,提供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混合型锂离子电化学电池。
提供一种弹性波装置及复合滤波器装置,能够充分地抑制谐振频率的2.2倍的频率下的高阶模式。本发明的弹性波装置(1)具备面取向为(111)的硅基板(2)、氮化硅层(3)、氧化硅层(4)、钽酸锂层(5)、以及设置在钽酸锂层(5)上的IDT电极(6)。在将由IDT电极(6)的电极指间距规定的波长设为λ时,氮化硅层(3)的厚度SiN[λ]、氧化硅层(4)的厚度SiO2[λ]、钽酸锂层(5)的厚度LT[λ]及钽酸锂层(5)的欧拉角中的LTθ[deg.]为通过式1导出的第一高阶模式的相位成为‑20[deg.]以下的范围内的厚度及角度。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电池,其具有至少一个锂-嵌入的和至少一个锂-脱嵌的电极(12,14)。正电极和负电极(12,14)被具有迷宫-多孔结构(34)的基于聚酰亚胺的隔板(32)分隔。在所述基于聚酰亚胺的隔板(32)的至少一面(36,38)上具有包含粘合剂(50)和陶瓷颗粒(48)的基于陶瓷的多孔涂层(42)。
一种化学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器,包括:一个装料壳体;一种包含在所述装料壳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可穿透性装料,所述装料包括a)40-70重量%的在分解时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所述物质选自碳酸镁、其他碳酸盐、草酸镁和其他草酸盐,b)20-50重量%的氧化剂,所述氧化剂选自氯酸钠、氯酸钾、氯酸锂、其它金属氯酸盐,高氯酸钠、高氯酸钾、高氯酸锂和其他金属高氯酸盐,c)1-20重量%的碳或其他燃料,d)1-10重量%的粘合剂,所述组分a)、b)、c)和d)一起构成所述装料总重量的90-100重量%;一个用于点燃所述装料的点火装置;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处理单元,用于减少产生的二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多种副产物——其可由所述装料形成——的含量,和/或用于冷却由所述装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一个由所述装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出口。
本发明涉及用于描述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电极涂层料浆的方法,其中作为最低限度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活性材料(A)和粘合剂(B)混合(1)至粘合剂溶液中,以及b)将有机碳酸酯(C)添加(1)至粘合剂溶液中,以便形成浆料。并且本发明包括用于形成用于锂电池组电池的电极的方法,其中作为最低限度的程序包括以下步骤:a)将活性材料(A)和粘合剂(B)和粘合剂溶液混合(1),b)将有机碳酸酯(C)添加(1)至粘合剂溶液中,以便形成浆料,c)用所述浆料涂覆(2)电极材料(D),d)蒸发/干燥(3)电极材料的涂层,是指蒸发作用/干燥所述的有机碳酸酯(C),以及e)对所述浆料进行表面精加工(5,6,7),以便制备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的电极。最后本发明说明了用于制备锂电池组电池的程序。
本公开提供了用于监控锂电池模块的电池管理和监控系统。该电池管理和监控系统可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器,该存储器配置用于可恢复地储存一个或多个算法,该控制器与所述存储器通信。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算法,所述控制器可配置用于至少监控对应于指示所述锂电池模块的运行状态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的数据信号,并且基于所述数据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配置为选择地结合与所述锂电池模块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接触器,从而如果一个或多个所述参数超过预设阈值,则至少临时地隔离所述锂电池模块。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电池的过放电防止装置及其方法,在用于防止向车辆的电负载供给电源的电池(例如,12V锂离子电池)的过放电的继电器断开时,以执行车辆内的各控制器的结束(shut?off)时序的方式进行控制,从而不仅能够安全地保护12V锂离子电池,还能够安全地保护车辆内的各控制器。为此,本发明的车辆用电池的过放电防止装置包括:电压传感器,对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电池的过放电防止用继电器;电源状态检测器,对点火开关接通状态进行检测;以及控制器,当在上述点火开关接通状态下电池的电压达到第一阈值时,输出警告消息,之后当电池的电压达到第二阈值时,通过车辆网络向各电子控制单元传送结束指令之后,使继电器断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兼顾高容量和高输出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是由通式:LibNi1-x-yCoxMyO2(式中,M表示选自Al、Ti、Mn和W中的至少一种元素,而且,0.95≤b≤1.03、0<x≤0.15、0<y≤0.07、x+y≤0.16)所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组成,该锂镍复合氧化物的特征是,根据X射线衍射的特沃尔德分析所得到的c轴的长度为14.185埃以上。
本申请的一个方式所述的非水电解液包含锂盐和非水溶剂,前述非水溶剂包含氟代碳酸亚乙酯和介电常数为6.0以上的链状羧酸酯,前述锂盐包含LiPO2F2和LiSO3F,LiPO2F2和LiSO3F的浓度相对于前述非水溶剂分别为0.15mol/L以上。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基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含有镍(Ni)元素和卤素元素。例如,基于硫化物的固体电解质可以包括,相对于100摩尔份的硫化锂(Li2S)和五硫化二磷(P2S5)的混合物而言5摩尔份至20摩尔份的硫化镍(Ni3S2)和5摩尔份至40摩尔份的卤化锂。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二次电池单元,尤其是锂离子二次电池单元的非水性液体电解质组合物。这种电解质组合物包含a)至少一种非氟化环状碳酸酯和至少一种氟化环状碳酸酯,b)至少一种氟化非环状羧酸酯,c)至少一种电解质盐,d)至少一种硼酸锂化合物,e)至少一种环状硫化合物,以及f)任选地至少一种环状羧酸酐,所有组分均以特定比例存在。它可以有利地用于包含阴极材料的电池中,尤其是在高工作电压下,该阴极材料包含锂镍锰钴氧化物(NMC)或锂钴氧化物(LCO)。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全固态电池的具有锂离子电导率的粘合剂溶液以及包括该粘合剂溶液的电极浆料。具体地,粘合剂溶液包括:第一粘合剂,具有高结合力;第二粘合剂,具有比第一粘合剂更高的锂离子电导率;锂盐;以及有机溶剂,溶解锂盐。
提供用于杂化电池组/电容器的电极的微粒电极材料,其中所述电池组的构件是锂离子电池组;所述电极材料包含:一组杂化粒子结构,各杂化粒子结构由电极材料和电容器材料构成,各杂化粒子结构的特征在于由用于锂离子电池组的活性阳极材料或活性阴极材料构成的芯粒子,各芯粒子被较小碳粒子的多孔壳覆盖,所述碳粒子是多孔的并充当这组杂化粒子结构中的电容器材料,电容器材料粒子壳的孔隙率使得所选锂电解质盐的非水溶液中的锂离子能与芯粒子的活性阳极材料或活性阴极材料和壳的多孔碳电容器粒子相互作用。还提供形成杂化粒子结构的方法。
提供:在不破坏锂镍复合氧化物原本所具有的高容量之类的优势的情况下提高循环特性和高温保存特性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通过至少经过氧化焙烧工序S12、混合工序S13和煅烧工序S14来制作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所述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物质包含用通式(1):Li1+uNi1‑x‑y‑zCoxMnyMgzO2(其中,式中的u、x、y和z满足0.015≤u≤0.030、0.05≤x≤0.20、0.01≤y≤0.10、0.01≤z≤0.05、0.10≤x+y+z≤0.25)表示的锂镍复合氧化物,且微晶直径为100nm~130nm。
本发明的电化学设备系统具备电化学设备和控制部(7)。电化学设备具有: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负极(21)、以氧为正极活性物质且在放电时将氧还原的正极(20)、以及夹于负极和正极之间且能够传导锂离子的固体电解质(22)。控制部进行电化学设备的放电时的电流控制。正极中,在放电时生成基于氧和锂离子的反应生成物,在充电时反应生成物分解为氧和锂离子。反应生成物根据放电电压而能够生成多种,多种的反应生成物的各自的充电电压不同。控制部以放电电压成为规定电压的方式进行电流控制,所述规定电压为生成与多种的反应生成物中的其它反应生成物相比充电电压低的反应生成物的电压。
本发明涉及氧化物电解质烧结体和该氧化物电解质烧结体的制造方法。提供了可通过与以往相比的低温烧结得到锂离子传导率高的氧化物电解质烧结体及其制造方法。氧化物电解质烧结体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准备包含Li,H,碱土金属和镧系元素中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L,以及可与氧形成6配位的过渡元素、和属于第12族~第15族的典型元素中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M,且通式由(Lix‑3y‑z, Ey, Hz)LαMβOγ(E:选自Al、Ga、Fe和Si的至少一种以上的元素,3≤x‑3y‑z≤7,0≤y<0.22,0<z≤2.8,2.5≤α≤3.5,1.5≤β≤2.5,11≤γ≤13)表示的石榴石型离子传导性氧化物的晶粒的工序,准备含有锂的助熔剂的工序,和将上述晶粒和助熔剂混合,在400℃~650℃加热以进行烧结的工序。
一种生产率优越、且可防止对有机层损坏、形成上部电极而长期可靠性优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基板2上把下部电极4、含发光层有机层5以及上部电极6依次层叠,从上部电极侧6提取发射光的上面发光型的显示装置1的制造方法,在基板2上形成下部电极4,在下部电极4上形成含发光层的有机层5后,通过溅射法以7nm~21nm的膜厚在有机层5上形成含有锂的上部电极6作为阴极。上部电极6的锂重量组成比是0.1%~1.9%。通过溅射法形成上部电极6是以50nm/min以下的成膜速度进行。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并提供即使在正极及负极至少一方的锂浓度为不均匀的状态,也能够对锂浓度变得不均匀引起的影响适当进行校正并推断电池的内部状态的电池的劣化判定方法、电池的劣化判定装置、电池的管理系统、电池搭载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实施方式提供对作为判定对象的电池的劣化判定的劣化判定方法。劣化判定方法对作为电池的正极及负极至少一方的对象电极,基于以第一电流进行电池充电时对象电极的电位与以比第一电流大的第二电流进行电池充电时对象电极的电位之差、以及以第二电流进行充电时对象电极的阻抗,推断对以第一电流进行充电时对象电极中的锂浓度分布与以第二电流进行充电时对象电极中的锂浓度分布之差进行校正的校正系数。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