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刚玉炉衬复合材料及其等静压成型制备方法,原料为:3-5微米氧化铝造粒粉35-40%、180微米绿碳化硅8-12%、150微米绿碳化硅10-14%,180微米白刚玉15-20%、150微米白刚玉15-20%,外加5-6%的粘结剂。制备包括混料、成型、车制和入窑烧制等步骤,成型时在等静压缸内开始加压,逐渐加压至120MPa,然后逐渐减压,压制成毛坯;入窑烧制时将毛坯按烧结温度曲线逐渐加热至1600℃,然后逐渐冷却至300℃即可。产品中氧化铝含量≥70%,体积密度2.95-3.00g/cm3,热稳定性≥10次,耐火度1750-1780℃,产品性能优于同类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高次谐波对复合材料冲击的损伤面积量化预测方法,制备多组试件,并在落锤冲击试验系统中进行不同的能量冲击试验并制造冲击损伤以作为参考数据;在非线性测试系统中对试件进行检测,激励并接收高次超声信号;对接收得到的信号依次进行Hilbert变换、含dbN小波分解的多次重构,将接收信号的高频与低频分离并局部化;基于无损基准信号,构造得到与高次谐波相关的非线性特征差异系数;通过试件的损伤面积数据与非线性特征差异系数进行函数关系拟合,得到最终的冲击损伤面积预测公式。本发明基于高次谐波,采用dbN小波分解重构,使得对高次谐波的细节观察和信息获取更准确,可以实现对该型号的复合材料冲击损伤面积的预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蜂窝状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磁屏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蜂窝状Ti3C2Tx/Ag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聚合物微球作为模板包覆Ti3C2Tx单层纳米片,改变其形貌,使Ti3C2Tx单层纳米片变成球状,随后在Ti3C2Tx球上负载银纳米颗粒,碳化处理后获得,在保留了Ti3C2Tx材料高导电性的同时,在其表面负载银纳米颗粒,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且由于聚合物微球模板热裂解使Ti3C2Tx单层纳米片层产生孔洞,进而使得制得材料具有多孔结构,材料密度更小,增强了材料对电磁波的多次反射损耗,电磁波吸收屏蔽性能更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PVA纤维和纳米二氧化硅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方法,属于水泥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改善方法为加入长径比为100~300的PVA纤维,通过调整PVA纤维的长径比改善PVA纤维和纳米SiO2水泥基复合材料流变性能,可有效的提高水泥强度,具有吸附、引气、分散、润湿、增溶的功能,可以最大化地提高水泥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良好的水泥流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土工复合材料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土工复合材料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左侧通过焊接U型架转动连接有传动辊,底座的上表面中部通过焊接龙门框转动连接有压辊,压辊的下方安装有切割组件,将复合膜依次通过传动辊外壁和压辊与切割组件之间的缝隙,最后利用收集组件进行收集成捆,通过切割组件前后两组与复合膜平行的圆刀片进行侧边毛边切割,同时圆刀片可以旋转推动,既可以完成侧边切割又能切断,同时收集组件上的普通辊体拆卸安装方便,进而该装置可以完成侧边毛边的切割和复合膜的收集,操作简单,具有市场推广价值。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性柱模,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包括U型环模和柱模板,所述U型环模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拆装机构,所述U型环模通过拆装机构与柱模板活动连接。该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永久性柱模,通过设置拆装机构,拉动定位栓,使得定位栓插入定位槽的内部而后将拆装栓依次贯穿四个定位栓,此时U型环模和柱模板之间完成组装并形成完整的柱模,且柱模采用拼接式结构,使得该柱模进行拆装时便于与混凝土进行分离,从而达到了便于脱模的效果,解决了不方便拆装的问题。
一种复合材料电池箱壳体安装强度的测试装置,包括安装支架和铝合金板,铝合金板位于安装支架上方,铝合金板上有与电池箱壳体对应的安装孔位,铝合金板和安装支架通过螺栓连接,安装支架和铝合金板之间使用长方形垫片隔离,垫片使被测电池箱壳体产生一个微小的形变,安装支架上安装有两组喷头,一组喷头喷洒着色剂,另一组喷头喷洒清洗剂,着色剂通过喷头喷淋在被检测的复合材料电池箱壳体上,经该检测装置检测出的电池箱壳体若显现出裂纹,则说明该产品不合格,从而避免不良产品装车,消除隐患。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热膨胀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复合材料热膨胀系数测量装置包括控温箱体和用于将待测材料的形变量转换为压力变化的压力传感器,所述控温箱体内设置有两个沿水平方向间隔布置的支座,所述支座具有用于支撑水平放置的待测试样的水平支撑面,所述力传感器设置在水平支撑面处以与支撑在水平支撑面上的待测试样的端面对应。在控温箱体内设置有对水平放置的待测试样进行支撑的支座,保证了待测试样在受热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性,待测试样以卧式方式布置在箱体内,减少了以竖立方式布置时的误差,便于技术人员夹持。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催化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臭氧促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碳纳米管、MnO2二元复合材料对曝气臭氧高级氧化工艺的强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了碳纳米管具有催化臭氧氧化,易与废水分离、易活化和便于连续性操作的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同时本发明解决了碳纳米管的分散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使臭氧溶解速率明显提升,提高了臭氧在水中的溶解率,同时降低了臭氧发生器的能耗,从而对生活污水及生活废水的高效处理提供了保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用于重金属废水处理的复合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岭土20?30份、石灰粉15?25份、沸石粉10?20份、介孔分子筛20?40份、乙二胺四乙酸金属钠盐40?60份、氯化钠70?80份、氯化镁30?50份。本发明通过高岭土、石灰粉、沸石粉以及介孔分子筛制得的多孔结构的共同作用,制备得到的吸附材料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和还原能力,可实现水体中多种重金属离子如铅离子、镉离子及铬离子的高效去除,具有去除率高、反应速率快的优点,将锌离子和镁离子均负载在吸附材料上,起到增效作用,还原重金属的能力更强,可以实现深度脱除。
一种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漏粪板,所述漏粪板设有漏粪孔,漏粪板的两边或周边带有连接装置,所述的连接装置用于漏粪板之间的连接,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挂钩机构,插接结构,或拼接结构;该漏粪板采用热塑性增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挂钩、合页、螺栓、卡槽。该发明的漏粪板能实现漏粪板间的快速、稳固连接。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粘接结构力学性能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界面损伤的复合材料粘接结构剩余强度预测方法,包括:CFRP/铝合金粘接接头制作及老化试验;建立接头剩余强度变化规律曲线;建立官能团吸光度变化规律曲线;建立粘接接头及CFRP界面损伤变化规律曲线;数据归一化处理及特征官能团筛选;官能团吸光度、界面损伤曲线基本变换;建立接头剩余强度预测函数;定义拉伸、剪切退化因子,并修正内聚力参数;粘接结构剩余强度预测。本发明通过引入图像分析技术,对胶粘剂/基材界面损伤和纤维/基体界面损伤程度进行定量分析,为定量研究湿热环境对界面性能的影响,并在粘接结构剩余强度预测方法中考虑界面损伤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材料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K波段复合材料天线罩,包括天线罩,所述天线罩的顶部具体为天线罩圆顶,所述天线罩圆顶的底部固定连接为天线罩体,所述天线罩圆顶和天线罩体的最内层为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预浸料层。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天线罩对本体的结构、材料选用、厚度设计和夹层设计进行优化,采用分段铺层结构设计,既保证天线罩透波要求,保证天线罩安装强度的前提下又降低了天线罩的整体成本;整个天线罩的外表面均为白色环氧树脂胶衣层,并且厚度为0.1‑0.2mm,降低雷达罩吸热率,保证雷达罩表面粗糙度,减少雷达罩对反射率的影响,并且经反复验证,本天线罩能够达到透波率85%、反射率小于3%的性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增强堇青石‑莫来石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初始原料:堇青石35‑55wt%、莫来石30‑50wt%、膨润土2‑10wt%、碳化硅0.5‑20wt%、碳化硼0‑15wt%,结合剂和水,余量;其中,结合剂和水的用量分别为混合原料总质量的0.5‑25wt%和6‑60wt%。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增强堇青石‑莫来石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将原料按配方混合均匀,成型,干燥,煅烧,制得的碳化硅增强堇青石‑莫来石陶瓷材料体积密度为1.75‑2.13g/cm3,气孔率为21‑32%,常温耐压强度为80‑110MPa,可作为高温窑炉的窑具材料等。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强度热塑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井盖,包括井盖面及支撑井盖面的加强筋,井盖面部及其上的防滑凸台中的纤维包含至少一层连续纤维,加强筋中的纤维为长纤维。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笨重易碎,车辆通过时噪音大的缺陷,以及现有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制窖井盖存在的承载力低等缺陷。连续纤维与长纤维相辅相成,克服了各自的不足,增强了井盖的抗压强度,不易出现裂纹。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轮磨具冷成型刮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复合材料超硬砂轮磨具冷成型刮平装置。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刮平效果不好和砂轮的生产高度不能定位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复合材料超硬砂轮磨具冷成型刮平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活动件,所述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轴承卡座、两个立杆、第一液压杆和搭接有齿条。本实用新型通过刮板的梳齿结构对磨料进行搅拌,通过调整刮板的倾斜角度,使刮板的折弯可处逐渐上升至磨料的表面并将其刮平,保证磨料分布的均匀性,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折叠杆和立杆可实现活动板和刮板的高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纤维复合材料光伏设备支架型材,包括横截面为U型的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在其自身的厚度方向分为支撑层和两层包覆层,支撑层位于两层包覆层之间;支撑层硬度大于包覆层,所述包覆层表面为防腐蚀材料。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纤维复合材料光伏设备支架型材,多轴向经编织物作为包覆层,使得包覆层在各个方向都具有抗拉、抗剪的性能,且重量轻、表面平整、耐腐蚀、抗紫外线。玻璃针织毡作为支撑层,使得支撑层能够耐腐蚀和抗紫外线。玻璃纤维丝束作为填充层,使得填充层绝缘性好、耐热性强、预计机械强度高。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备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带的模内复合装置,所述的模内复合装置包括开合模电机和复合模具,所述开合模电机设置在复合模具的顶部外侧,所述的复合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牵引辊、张力辊、轧辊、上模、下模、轧辊间隙调整手轮、电机和链轮张紧装置。本实用新型利用张力辊和扎辊,经过反复单面浸渍和一次双面滚压,解决了纤维不易浸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轧辊间隙调整手轮改变上下轧辊之间的间隙来调节单向带的厚度,解决了单向带的厚度不可调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控制加热板的温度来控制熔池内部的温度从而调节树脂的加热温度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用的螺杆挤出机,包括底台和上料驱动组件,所述连接设于底台的上端设有挤出机本体,所述底台的下端设有移动收纳槽,所述移动收纳槽的内底部连接设有移动组件,且所述上料驱动组件连接设于挤出机本体的上端;所述上料驱动组件包括上料支撑架、上料移动组件、上料升降组件和上料翻转组件,所述上料支撑架呈倒“L”形设置,所述上料移动组件设于上料支撑架上端的内部,所述上料移动组件、上料升降组件和上料翻转组件从上往下依次连接。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杆挤出机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上料方便且稳定且移动和固定方便的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生产用的螺杆挤出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调节角度的土工复合材料用切割装置,包括底座和横梁杆,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有支脚,且底座的左上方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底座的右上方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有第一支杆,且第一支杆的外壁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上方安装有风扇,且固定块的左下方固定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左端设置有固定压件,所述横梁杆位于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的中间,且横梁杆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方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壁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端中间安装有刀片。该方便调节角度的土工复合材料用切割装置安装拆卸方便,具有固定结构,能够防止滑脱,可调节角度,多方位切割更实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相氮化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石墨相氮化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包括多孔陶瓷基体和附着在多孔陶瓷基体上的石墨相氮化碳。本发明的石墨相氮化碳/多孔碳复合陶瓷材料,将石墨相氮化碳附着在多孔陶瓷基体上,能够提高石墨相氮化碳的分散性,改善石墨相氮化碳的吸附性能,进而充分发挥石墨相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并且有助于石墨相氮化碳在光催化反应结束后的回收和循环利用。
本发明属于隔热保温材料领域,公开一种氧化铝‑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制备得到二氧化硅凝胶之后,在其表面继续浸渍铝溶胶混合液,利用氧化铝气凝胶包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方法进行复合,二氧化硅凝胶表面的Si‑OH及Si‑0R键(其中R为烷基)能够与‑Al‑O‑键反应形成硅、铝气凝胶复合网络结构,二氧化硅气凝胶网络骨架能够起到支撑氧化铝气凝胶骨架的作用,降低目前高温下氧化铝气凝胶结构坍塌情况的发生,同时氧化铝气凝胶骨架也提高了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力学性能增强。此外,氧化铝气凝胶在复合凝胶的最外层,近似形成梯度结构,高温下能够对二氧化硅气凝胶网络结构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提高复合材料的隔热和力学性能。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剂、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结合剂包括组分金属铝、二氧化硅、碳化硅、碳化钛和氮化钛,其中,金属铝和二氧化硅在烧结过程中发生反应形成氧化铝和硅单质,氧化铝的熔点远高于金属铝,硅单质又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如此,该结合剂可以有效克服金属结合剂和陶瓷结合剂的缺点,用于制备聚晶立方氮化硼复合材料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刀具的硬度、韧性及导热性能,具有广阔的适应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QDs/P光催化复合材料,由片状的红磷和碳量子点组成,红磷具有介孔结构,碳量子点分布在红磷的表面,红磷以单斜相的形式存在。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CQDs/P复合材料在可见光催化反应时,能够有效的抑制电子和空穴的复合,显著的改善催化剂的可光催化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的步骤如下:(1)将20-80重量份的碳纳米管加入到300-400重量份的增塑剂中,用超声波分散设备在超声波分散频率为20-200kHz条件下处理10-150分钟,得到含有碳纳米管的增塑剂;(2)将500-800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置于高速混合机中,搅拌升温至50-70℃,加入步骤(1)中的含有碳纳米管的增塑剂,保温30-60分钟,然后加入30-50重量份的流动促进剂,搅拌10-30分钟,得到预混料;(3)将步骤(2)中的预混料在温度为140-190℃的条件下通过双螺杆挤出机熔融造粒,双螺杆挤出机的转速为100-300转/分,得到碳纳米管/聚乙烯醇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省去的溶液加工的溶解和干燥的过程,制备方法可连续化生产、产量高、成本低廉、简单方便。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热塑性极性聚合物/层状粘土纳米复合材料以及制备该材料的方法。本发明由热塑性极性聚合物、层状粘土、插层剂、分散介质等作原料,先将层状粘土在插层剂(I)和插层剂(II)作用下反应得改性层状粘土,再将改性层状粘土与热塑性极性聚合物中进行混合制得。由于本发明中改性层状粘土的耐热温度大幅度提高,层间距较大,粘土层片和基体树脂的性能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复合材料多边形加热体装置,针对现有的更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铁板,所述铁板顶部活动安装有加热装置,铁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加热装置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与铁板的两侧相接触,两个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固定杆靠近凹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限位孔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限位杆的一端延伸至凹槽内,且限位杆为中空结构,限位杆内滑动安装有档杆,档杆的一端延伸至限位槽内,档杆的另一端延伸至凹槽内。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和铁板通过固定杆进行固定连接,极大地降低了更换的难度,避免了加热失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输出复合材料横担的自动化固定机构,其结构包括横担、固定板、凹槽、螺栓、第一抱箍、第二抱箍、插销、橡胶防滑垫、缆线固定装置、固定座、紧固杆、把手、连接件、连接杆、挂钩和外夹爪,通过在横担右端中部设置了缆线固定装置,将左右外夹爪之间形成的入线口对准外接缆线,往上一拽即可将外接缆线加入左右内夹爪内,使左右内夹爪与外接缆线外表面相抵住,达到辅助固定缆线的作用,本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有效的解决了传统用于电力输出复合材料横担的自动化固定机构对于缆线固定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粉体的制备方法及产物,本发明将陶瓷粉体、金属粉体和结合剂按照5‑90:10‑90:1‑5的质量配比湿磨混合,然后在雾化造粒后进行结合剂脱除处理,再对结合剂脱除处理后的颗粒进行烧结即可。本发明工艺简单,制得粉体的金属相和陶瓷相紧密结合,复合相种类丰富,粉体颗粒球形度高,流动性好,粒度可调,元素分布均匀。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韧性聚晶复合材料,具体包括质量百分比分别为72%~92%的聚晶超硬相、7.5%~25%的结合剂、0.5%~15%的增韧剂,其中所述增韧剂为氧化铝晶须、氮化硅晶须、碳化硅晶须、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所述高韧性聚晶复合材料制得的高韧性聚晶刀片及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等静压成型、真空热处理活化、高温高压烧结步骤。所述高韧性聚晶刀片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切削性能,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河南郑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