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50℃不同压力下将熔融的LiF-NaF-KF盐(46.5%-11.5%-42.0%,摩尔分数,FLiNaK)浸渗入2D C/C复合材料中,测试2D C/C复合材料的增重率、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并用X射线断层扫描(X-ray C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FLiNaK熔盐的分布,研究了FLiNaK熔盐浸渗对2D C/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FLiNaK熔盐分布在2D C/C复合材料开放的孔隙中、纤维束中和相邻层的裂缝中;随着浸渗压力的提高2D C/C复合材料的增重率增大、压缩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FLiNaK熔盐浸渗产生的“二次增密”作用和2D C/C复合材料中残余应力的耦合效应,使其力学性能提高。
采用优化的SLM成形参数,用激光选区熔化(SLM)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三维Ni-Cu合金。使用三维Ni-Cu合金基底材料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制备Ni-Cu合金/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了CVD法生长反应温度对石墨烯结构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表明,石墨烯层的厚度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减小。与未生长石墨烯的样品相比,在100℃石墨烯复合使复合材料的热扩散系数提高了12.5%。用SLM增材制造技术和金属模型结构设计成形三维Ni-Cu合金,实现了对石墨烯片层取向的控制,结合CVD法优化在Ni-Cu合金表面生长石墨烯工艺可调控石墨烯的结构。
以氧化石墨烯和乙酰丙酮镍为原料,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三维多孔RGO@Ni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表征了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组成,根据拉曼谱分析了材料内部的石墨化程度和结构缺陷,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材料的形貌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RGO@Ni纳米复合材料的填充量(质量分数)为25%时在最小反射损耗(RLmin)和最大有效吸收带宽(EAB)方面显示出优异的EMW吸收性能;厚度为2.2 mm的RGO@Ni纳米复合材料其RLmin为-61.2 dB,而在2.5 mm匹配厚度下覆盖的EAB范围最广,为6.6 GHz(10.5~17.1 GHz)。这种复合材料优异的微波吸收性能,归因于协同效应的增强和特殊的多孔结构。
使用热重分析仪测定尼龙66(PA66)和两种不同玻纤增强尼龙66复合材料(GF/PA)的热分解曲线,用Kissinger法和Crane法研究了PA66和GF/PA的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PA66、GF/PA-1和GF/PA-2的热分解反应级数分别为0.949、0.912和0.921,表明均为一阶热分解过程;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218.65 kJ/mol、121.81 kJ/mol和132.23 kJ/mol,表明玻纤的加入显著降低了PA66的热分解活化能。在加热速率相同的条件下两种GF/PA达到最大热分解速率的温度都比PA66的低,表明玻纤虽然改善了PA66的性能,但是加快了PA66的热分解过程,说明存在着“灯芯效应”。
用磁控溅射法在ITO玻璃基底上制备Ti-Co合金薄膜,对其阳极氧化处理制备出钴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研究了钴掺杂对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形貌、结构、吸收光谱以及光催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钴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为锐钛矿相,管状阵列的管径均一、排列规整。钴掺杂使薄膜形成(001)择优取向。随着钴掺杂量的提高,薄膜吸收可见光的能力提高。钴含量(原子分数)为0.19%的薄膜光催化性能最优,可见光照150 min后对Cr(VI)的还原率可达98.4%。
使带有环氧基团的三缩水甘油基对氨基苯酚(TGPAP)分别与溴代正丁烷(BB)、2-溴乙醇(BE)反应,合成了反应型粘土有机修饰剂溴化(正定烷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B)和溴化(2-羟乙基)双环氧基(4-环氧醚基)铵(TGPAPE)。用这两种修饰剂改性粘土,分别制备出具有相同反应官能团但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略有不同的两种有机化粘土(B-Clay和E-Clay)。再用“粘土淤浆复合法”制备出两种环氧树脂/粘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两种反应型有机修饰剂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带有羟基的E-Clay以高度无规剥离形式均匀分布在环氧树脂基体中;而B-Clay则形成了无规剥离/插层混合结构。两种粘土均参与固化反应在环氧树脂基体和粘土片层间产生了较强的界面作用力,从而显著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粘土质量分数为3%的两种纳米复合材料,其拉伸强度分别达到32.4 MPa(E-Clay)和28.0 MPa(B-Clay),比对应的纯环氧树脂聚合物分别提高了76.47%和52.51%。同时,这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也略有提高。
研究了铜含量和烧结温度对Fe-Cu基粉末冶金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Cu含量为20%~60%,随着Cu含量的提高耐磨性能先随之提高,Cu含量为40%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优值,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172,磨损量为0.007 g;随着Cu含量的进一步提高耐磨性能反而降低。烧结温度为1096~1296℃时,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耐磨性能随之提高,温度达到1196℃时耐磨性能达到最优,平均摩擦系数最小为0.123,磨损量为0.0018 g;烧结温度再提高耐磨性能反而降低。在最优工艺烧结过程中液相Al分别与Fe和Cu基体生成固溶体,使材料的密度和强度提高。MnS分解后,Mn与Fe基体生成固溶体,部分C也与Fe基体生成固溶体,两者促进了合金的固溶强化。其余的单质C,使合金的润滑性能提高。烧结后,Cu晶粒组织变得均匀细小,在Fe基中以网状形式存在。以上各组元的特殊作用使Fe-Cu基复合耐磨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
采用氧气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表面,用以改善PBO纤维与双马来酰亚胺(BMI)树脂之间的界面粘结性能。结果表明,用氧气等离子体处理PBO纤维能大幅度提高PBO/BMI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ILSS)值,最佳处理条件为功率30 W/m3、时间24 s,ILSS值从43.9 MPa提高到62.0 MPa。经过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的PBO纤维其表面的氧含量明显提高,氮含量变化不大,甚至在过度处理时降低;官能团-O-C=O基团的含量从0提高到3.16%,-C-O-的含量也明显提高;在氧气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PBO纤维表面产生大量凹凸不平和沟壑,使纤维表面的粗糙度提高。而表面氧含量的提高和表面形貌与粗糙度的变化,是PBO/BMI复合材料ILSS值提高的重要原因。单丝拉伸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DBD等离子体处理不会对PBO纤维表面产生不良影响,不影响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模板装置,该装置包括:四个呈L型的第一模板单元、多个第二模板单元和插板单元;其中,四个第一模板单元分别置于四个边角处以围设成一个截面为四边形的骨架;骨架的其中一面的两个第一模板单元之间可拆卸地设置插板单元和多个第二模板单元;骨架的其余三面的任意两个第一模板单元之间均可拆卸地设置多个第二模板单元。本发明中,各模板单元可拆卸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了混凝土的支设模板,其内部可浇筑混凝土,并且,各模板单元可拆卸连接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混凝土构件,实现了重复利用,避免浪费,插板单元的设置便于混凝土模板装置的安装和拆卸。
通过模板法与物理混合法相结合,成功制备了三维网络结构的BaTiO3(BTO)/Fe3O4/三聚氰胺泡沫异质结构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该样品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并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了反射损耗值。随后,使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该复合体系的吸收机制和吸波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引入了BTO和Fe3O4形成的大量异质界面到三维网络结构碳中,构建了异质结构。B
本申请公开高效热解废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装置,属于废旧碳纤维复合材料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加热室、炉罐、换气系统以及降温机构,其中所述换气系统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炉罐的裂解气管道和供气管道,其中所述炉罐为可移动式炉罐,所述换气系统为可移动式换气系统,以能够随所述炉罐同步移动;其中所述降温机构包括设置于一预定空间的顶部和/或侧部的风机,所述风机的输出端正对所述预定空间,以在所述炉罐位于所述预定空间时给所述炉罐提供风冷降温。本申请提供的高效热解废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装置能够有效提升热解废旧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热解回收效率,由常规随炉降温的5?8小时缩短至1?2小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离心压缩机,用于解决现有使用铸造不锈钢制造的壳体存在的密封性差、刚性差、铸造难度大等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转子组件,壳体包括可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上壳体中分面法兰和下壳体中分面法兰扣合在一起;上壳体和下壳体均包括侧板、机壳板、支撑板及支撑环;下壳体的支撑板、支撑环的壳体中分面上和下壳体中分面法兰上均设置有密封槽;密封槽的宽度大于密封条的宽度b、深度大于密封条的高度h;密封槽的槽底和侧壁上均设置有不锈钢防腐层;支撑板的壳体中分面上、上壳体中分面法兰以及下壳体中分面法兰的表面均设置有不锈钢防腐层;支撑环为不锈钢材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3O4/FeO/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盐酸浸出液中的铁和锂,其中锂留在流出液中,用于制备高纯锂盐,铁富集在树脂中。将吸附铁至饱和的树脂废料在400?1000℃的温度下煅烧,制备得到Fe3O4/FeO/C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复合材料制备过程无需额外添加碳源和金属盐,树脂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材料制备过程简单、流程短、制备的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性能优越。本发明方法实现废旧磷酸铁锂电池中铁和锂的高效回收,以及铁和树脂的二次利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提出提出一种复合尾渣胶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尾渣胶凝材料由钢渣和氰化渣选铁废料、铜渣、加气混凝土废料、生石灰、脱硫灰渣、NaOH、Na2SiO3和废弃石粉制备而成。其制备方法为将铜渣破碎、烘干,粉磨;加气混凝土废料烘干、粉磨,然后高温煅烧,冷却;脱硫灰渣烘干、粉磨;废弃石粉烘干、粉磨;上述物料与钢渣和氰化渣选铁废料、生石灰、NaOH、Na2SiO3按比例混合,然后置于振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得到复合尾渣胶凝材料。本发明可有效利用钢渣和氰化渣选铁废料、加气混凝土废料和铜渣,实现变废为宝,大大减轻环境污染的同时,还能实现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FeNiAlNb基销轴多层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是以FeNiAlNb基体、减摩剂、抗磨剂与增强剂为组分,通过多元板状晶体制备,各层材料组分设计与计算、振动混合、热压成型、多层结构复合和后续机加工工序后制备出一种FeNiAlNb基销轴多层复合结构材料;在摩擦膜、承载过渡层和基体承载层通过对基体合金、减摩剂、抗磨剂与增强剂合理设计与优化配比,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得FeNiAlNb基销轴多层复合结构材料在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与机械学性能的同时,满足高低温、高载荷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这在显著提高销轴连接强度与承载力的前提下,也明显增强了销轴的使用精度与服役寿命。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硬质合金刀具钎焊的复合钎料,由25~27%的Ag,37~39%的Cu,3.0~5.0%的Mn,2.0~4.0%的Ni,1.5~2.5%的In,0.5~1.0%的nano?SiCp,0.15~0.3%的Si,0.1~0.2%的B,0.05~0.1%的Co,0.01~0.05%的Fe,0.01~0.1%的La、Ce和Y混合稀土,余量为Zn,其中,混合稀土为La、Ce、Y中的至少两种。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1)按配比称取原料;2)Cu粉和nano?SiCp分段变速高能球磨制取Cu/nano?SiCp颗粒;3)将Ag、Cu锭、Zn、Mn、Ni、Si、Co、Fe放入中频感应熔炼炉加热熔化,再依次往坩埚中加入In、B、Cu箔包覆的混合稀土、Cu/nano?SiCp颗粒;4)移入井式电阻炉,进行超声振动并挤压铸造成型;5)铸锭经热轧、冷轧成箔片状钎料。本发明分段变速球磨和超声振动保证了nano?SiCp的均匀分散,钎料润湿性和填缝能力好,钎焊工艺性良好,制备方法简单,成品率高。
一种用于超音速激光沉积的复合粉末制备设备,包括:球磨装置,包括基座、球磨箱以及搅拌机构,球磨箱设置于基座的顶部;筛粉装置,设置于基座中部,并位于球磨装置的落粉口底部,包括筛粉外壳、振动筛分部以及出粉控制部;所述振动筛分部设置于筛粉外壳内部;所述出粉控制部设置于振动筛分部的下方;回粉装置,包括箱体底盖移动机构和筛分装置升降装置,其中所述箱体底盖移动机构设置于基座上部,包括水平驱动机构和箱体底盖;以及储粉装置,设置于基座的下部,用于接收存从筛粉装置的出粉孔掉落的粉末。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可放入至少一种或者多种不同形状或大小的研磨球;提高研磨效率;循环进行研磨,减少了人工筛选的工序,提高了工作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热解生物炭负载纳米零价铁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所所述复合材料为负载纳米零价铁颗粒的共热解生物炭,其主要由氯化锌颗粒、污水处理厂脱水干污泥和秀珍菇菌渣为原材料制备而成。其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制备过程简单,其原材料料来源广泛,通过该复合材料对六价铬产生了吸附、还原、络合、共沉淀作用,将其固定在本发明的复合材料表面,实现水体中六价铬的高效处理,同时使废弃物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以废治废”的目的。
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耐温达1300℃的可磨耗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可磨耗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能耐温达1300℃的可磨耗封严涂层的问题。方法:一、基材的预处理;二、制备粘结层;三、制备环境障碍层;四、制备可磨耗封严涂层;本发明制备了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耐温达1300℃的可磨耗封严、抗氧化、耐腐蚀兼具的复合涂层,对我国高推重比飞行器热端部件热防护涂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陶瓷基复合材料表面耐温达1300℃的可磨耗复合涂层。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具有高温陶瓷涂层YSZ?RETaO4的SiC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称取氧化铝、氢氧化铝、磷酸二氢铝和氧化钙,与无水乙醇一起进行球磨,混合均匀后干燥后过筛;通过过筛的粉末将SiC基体包埋在氧化铝瓷舟中,并进行高温煅烧,使SiC基体表面形成过渡层;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的方法将YSZ和RETaO4粉末喷涂到过渡层表面,形成表面喷涂有陶瓷涂层的SiC复合材料。本专利制备的碳化硅基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0.67~0.82W·m?1·K?1之间,满足超高温2200~2500℃以上的使用环境。
本发明的且具有梯度结构且变形可控的铝基复合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铝基复合多孔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方法为:将陶瓷空心球按不同目数筛分,在陶瓷空心球表面化学镀铜;将镀铜陶瓷空心球按指定梯度填充方式填充至模具腔内并选择性进行预热;加热铝基体,熔化后达到热平衡状态;开启真空系统,通过缓冲罐调节真空度;将铝液浇铸到模具后,立即密封,通入惰性气体加压,同时打开缓冲罐阀门,使铝液渗透流经镀铜陶瓷空心球间隙,制得铝基复合多孔材料。本发明中陶瓷空心球尺寸与分布的可设计性强,制得的铝基复合多孔材料尺寸大且孔隙率在50%?60%,在较宽的载荷范围内吸能特性优越,抗冲击性能好,且能承受多次冲击。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化硅预处理方法及在铝基复合材料制备中的应用,包括采用低能球磨机对碳化硅颗粒进行球磨;对球磨后的碳化硅颗粒加热并通入氧气,氧化过程中用机械搅拌,使其表面氧化;对氧化后的碳化硅颗粒进行震动筛分,得到预处理的碳化硅颗粒;并基于预处理的碳化硅颗粒通过配料、熔体制备、加入碳化硅颗粒、真空跃迁变速搅拌、变质细化和浇铸等步骤得到铝基复合材料;本发明采用低能球磨与高温搅拌氧化的方法,有效的改善了碳化硅颗粒的形状,并防止颗粒之间的相互粘连团聚,极大改善了搅拌铸造中的润湿性与铝基复材中的界面强度。
本发明涉及复合材料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复合材料结构原位修理激光去除打磨方法及装置,包括平台;智能限位单元,用以固定目标修复材料;激光修复单元,用以对目标修复材料进行激光打磨;信息检测单元,用以通过视觉识别检测修复相关信息;数据储存单元,用以储存若干不同复合材料对应的激光功率与激光打磨深度的功率深度关系图;修复控制单元,用以根据修复相关信息以及功率深度关系图确定一次打磨直径、激光修复的打磨角度以及针对当前目标修复材料的修复打磨功率;显示单元,用以显示修复控制单元的判定信息并且显示单元设有输入人工确认参数的控制模块,本发明提高了打磨后斜坡的均匀性以及打磨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钙钛矿量子点复合材料包括钙钛矿量子点,以及包覆在所述量子点表面的碱土金属掺杂的分子筛。本发明通过碱土金属掺杂的分子筛对钙钛矿量子点进行包覆,既能通过分子筛封装钙钛矿量子点,保护钙钛矿量子点免受水氧侵蚀,又能利用分子筛孔道内壁骨架上的碱土金属钝化钙钛矿量子点,降低钙钛矿量子点的缺陷密度,提高钙钛矿量子点的耐水、氧、热和蓝光稳定性,同时碱土金属取代部分硅骨架,可以起到固定钙钛矿量子点位置的作用,避免了钙钛矿量子点受到热和蓝光时晶格振动产生的晶格畸变对钙钛矿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效率和稳定性的破坏,进一步提高了钙钛矿量子点的耐热和蓝光稳定性。
新型氮化碳/钨酸铋/cu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光催化技术领域,涉及合成一种新型的g-cn/biwo/cu三元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将其用于可见光及太阳光下催化降解水体有机污染物。背景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有机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严重影响水体的景观及使用性能,并且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目前,处理地表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方法多种多样,但传统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处理法和化学氧化法存在处理效果差,投资成本高以及容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缺点。今年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补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包含层状结构的氧化钴锂、高镍三元材料以及高镍材料,橄榄石结构的磷酸铁锂材料,尖晶石结构的锰酸锂材料;负极材料主要包含石墨负极以及硅系负极。在现有正负极材料体系下,正极材料的首次库伦效率明显高于负极材料,导致更多的li无法可逆脱嵌,造成了更多的容量损失。因此,开发弥补正负极材料首次库伦效率的方法迫在眉睫。.解决上述问题的常见方法为正极补锂和负极补锂两种方式。负极补锂包括锂箔
.本发明涉及托辊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托辊生产装置及其托辊制造方法。背景技术.托辊,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种类多,数量大,可以支撑输送带和物料重量,托辊分为刚性辊和柔性辊两种,根据使用场景不同,选择不同的托辊类型。.在输送机使用的时候托辊一般都是刚性制造,输送带在移动的时候会与托辊两端的端盖接触,而刚性端盖会加快输送带磨损,甚至输送带撕裂。.同时现有的柔性托辊浇注过程中托辊轴与浇注好的托辊轴线之间偏移量较大,增加加工余量,造成材料的浪费。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磨耐蚀能注塑的高分子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泵用配件制造方法。背景技术.泵用材料选择的考虑因素有:强度、腐蚀、耐磨粒磨损、生产和机械加工性能、维修性能、成本等。常用的泵用材料有铸铁、铸钢、不锈钢、碳素结构钢、合金钢、黄铜、非金属材料。泵用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密封,如聚四氟乙烯、氟橡胶、丁腈橡胶等。其中聚四氟乙烯因具有优良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多用于化工泵的密封件,适用于℃内几乎所有的化学介质,其缺点是硬度较高、装配难度大。近年来,泵用复合材
.本发明属于原油开采防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树脂石英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石油开采中,井下有泥沙,会随原油进入油路,侵蚀地面设备。为了将泥沙有效拦截在井下,开发了可固化树脂包覆石英砂等具备一定强度的颗粒,并将其注入地层,在地层下树脂固化粘连形成过滤层,进而拦截泥沙。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公开一种双层包胶防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型颗粒和b型颗粒,a型颗粒是在石英砂/陶粒基体外依次包覆有树脂涂覆膜、外隔离剂;b型颗粒是在石英砂/陶粒基体外依次包覆有环氧
.本发明涉及废纸纸利用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废纸纤维/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背景技术.天然纤维是自然界最为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以其良好的柔韧性、环保性、低成本、可再生等优点成为复合材料的潜在替代品,是一种理想的环保型绿色材料,含有天然纤维的高分子复合材料逐渐成为生物质复合材料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市面上的瓦楞纸箱在经过一次印刷、包装后成为废品,难以二次使用,废瓦楞纸箱回收处理后主要用于制造纸浆、模塑和加工新纸板,回收率较低,且被二次利用的价值不高。制作瓦楞纸箱的原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