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清洗线的定置化履带,由多个履带板依次通过销轴枢轴连接构成的闭合的履带链环,所述履带链环上设置有防止前后相邻产品出现碰撞和堆叠的隔断机构,所述隔断机构包括多个纵向隔断和多个侧向隔断,多个所述纵向隔断和多个所述侧向隔断分别沿着所述履带链环的长度方向交替分布设置在相应所述履带板上。其通过纵向及侧向隔断保证产品在履带上不会产生移动,可以有效防止相邻产品间的碰撞及堆叠,避免撞伤不良的产生,同时能有效缩减相邻产品间的距离以实现履带空间利用的最大化,使清洗机的产能最大化。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接口用可散热密封盖板,包括支撑框,支撑框的正面通过铰链铰接有密封盖板组件,密封盖板组件由密封盖板本体、锁具、密封垫圈、支撑板和散热扇组成,支撑板的数量为四个,散热扇的数量为两个,支撑框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由一个连接框、四个限位杆、四个凹槽和四个弹簧组成。本实用新型在密封盖板本体关闭时密封盖板本体会对常开式按钮开关进行按压,使得常开式按钮开关处于闭合状态,而打开密封盖板本体时,密封盖板本体与常开式按钮开关分离,此时常开式按钮开关处于导通状态,而散热扇通电工作,能够加速其周围空气流通的速度,从而能够将充电口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风扇散热模具,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支座,支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驱动机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风叶,支座上端中心处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上端连接有工作台,工作台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板,工作台的侧壁焊接有框体,框体的内底壁开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的下端连接有滤腔,滤腔的外端连接有风管,风管的侧壁套接有固定件,风管的上端连接有风机,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有进气管,风机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输入端连接有风斗,风斗的下端连接有滤斗,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实现内部模具散热降温的均匀性,保障了模具的机械强度和质量,适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吊取装置,包括运输平台,所述运输平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底部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板。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传动杆旋转,传动杆带动凸轮旋转使凸轮直径较长的一侧与另一侧的位置发生改变,凸轮挤压定位板使定位板向两侧移动,然后使用者将电池包本体移动至定位板的内侧并反向启动气缸,气缸带动凸轮复位使凸轮与定位板脱离接触,同时压簧释放变形力推动定位板复位,使定位板套设在电池包本体的表面,解决了现有的吊取装置多是使用吊钩进行连接,连接强度不高,操作较为繁琐,并且不便于使用者对电池包的朝向进行控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碳刷调节固定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滑动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两端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中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连接板两侧向外延伸有凸块,所述连接板滑动连接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中部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定位架两端插接有插钉,所述连接板内侧固定连接有卡板,所述凸块表面开设有辅助槽,所述辅助槽内粘接有橡胶,所述橡胶插接有插钉,所述安装架底端固定连接有竖架;推板推动连接板带动连接板上卡板对碳刷座进行卡紧,螺钉与插钉配合固定连接板位置,固定效果好;安装架和减振箱内减振弹簧配合对碳刷进行减振,可避免碳刷振动损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充电线束,包括盘套和充电线,所述盘套顶端设有拉手,所述盘套底部设有底架,所述盘套两端设有线体贯穿孔,所述盘套内部设有绕线盘,所述绕线盘包括固定盘和绕线轴,所述固定盘位于绕线轴的两端且通过螺丝固定于盘套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盘上设有固定孔,所述绕线轴通过限位盘嵌合于固定盘上,所述充电线缠绕于绕线轴上,所述绕线轴一端的固定盘上设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上连接有手把。本充电线采用线、套组合结构,通过盘套内的绕线盘可对线束进行缠绕,实现对线束的统一收纳,实现了对线束的合理规划,有效的避免了线路出现缠绕的情况,拿放时,可通过盘套顶部的手把进行操作。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能源轮胎硫化机,包括模具、稳压罐、低压罐、高压罐、介质硫化通路,所述介质硫化通路上设置有加热部件与介质循环装置,其还包括胶囊定型充气通路、第一高压充气通路、第二高压充气通路以及稳压通路,其中,所述第二高压充气通路上设置有压力泵。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设计胶囊定型充气通路、第一高压充气通路、第二高压充气通路以及稳压通路结构及位置关系,实现对胶囊进行三次递增式增压且仅在第三次增压时使用压力泵进行增压,通过减少泵的使用量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此外,相较于现有技术可大幅降低高压罐内的压力,以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焊接结构,包括动力电池模组、设于动力电池模组顶部和底部的铜片结构、设于铜片结构内的若干安装位组孔、以及穿设于各安装位组孔内的镍片结构;镍片结构的底部与一组电池相对应焊接,镍片结构的两端分别由安装位组孔内延伸至铜片结构表面弯折挂接设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简化焊接结构,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机定子外周硅钢片预压装置,包括:机架;承载于所述机架、用于提供预压力的预压承载机构;用于成型硅钢片的预压模具,所述预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用于驱动所述下模往复升降的顶升机构;以及,用于在下模上升至预定位置时承托至下模下方的压装机构;所述压装机构承托在所述下模下方时,所述预压承载机构驱动所述上模下压以将待成型硅钢片预压成型。使用时,先通过顶升机构将下模向上顶升至压装机构下方,压装机构运动至下模下方将下模承托住,然后将待预压的硅钢片放置在下模上,通过预压承载机构驱动上模下压,此时上模和下模之间形成成型模腔,对硅钢片进行预压整形,操作过程简便,且整形精度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所述电池框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插孔,所述连接插孔的侧边设置有连接螺纹孔,所述电池框的内侧设置有多个电池下挡板,所述电池下挡板之间形成电池凹槽,所述电池框的上部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连接插销,所述连接插销上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电池冷却装置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电池凹槽的内侧设置有多个冷却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通过冷却管循环冷却油,从而对电池进行冷却,通过散热风扇对电池框里的热气进行排气,从而充分的对电池进行冷却,将盖板与电池框用插销和插孔的方式连接,从而取代了传统的用卡箍的连接方式,节约了空间,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车用八模式传动变速器,其采用双电机驱动、单变速箱传递动力,其占用体积小,便于后续车辆的设计。其包括变速箱体,所述变速箱体包括前端壁、后端壁,所述前端壁、后端壁之间设置有中间支撑板,所述后端壁上设置有外凸的输出轴,所述前端壁上设置有外凸的第一输入轴,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外凸端外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内端通过轴承支承于所述中间支撑板的对应支承孔内,所述第一输入轴的长度方向前端套装有第二输入轴,所述第二输入轴的轴向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内壁通过轴承套装于所述第一输入轴的对应长度方向,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外端外凸于所述前端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清洗装置,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的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工作平台的内部上端设置有传送齿带,所述传送齿带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外表面后端位置设置有预清洁槽,所述工作平台的上端外表面中间位置设置有清洁室,且清洁室的前后端外表面均铰接有密封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零部件清洁得更加彻底,极大的提高了装置的清洁效果及清洁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者的清洁成本,并能够及时有效地将零部件表面的水分烘干,提高了装置的功能多样性,使其使用体验更佳。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生产用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底座顶部的一侧活动套装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的顶端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底座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竖板,右侧支撑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轮,转轮位于底座的下方,转轮的外部活动套装有活动框,活动框的顶端贯穿底座并延伸至底座的上方。通过第一长槽、弹簧和挡板之间的配合设置,利用弹簧的弹簧力能够使得挡板的底端能够在第一长槽的内部下移,从而便于夹紧板将成型的产品夹紧,通过电动机带动转轮转动,从而实现活动框上下移动,带动模具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快速脱模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两用周转箱,包含箱盖、围板和箱底,所述箱盖为注塑盖,该箱盖的上表面设置有箱盖吸取处;所述箱盖与围板固定连接;所述围板采用塑料中空板,该塑料中空板的截面包括内塑质表层、外塑质表层以及内塑质表层和外塑质表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是一塑质板材,该塑质板材的板面上均布有凸起和凹陷;所述凸起和凹陷在板面上相交错布置,使塑质板材的至少一个截面的形状为凹凸交替起伏状;所述中间层的各凸起的顶面与内塑质表层固定连接,各凹陷底面与外塑质表层固定连接;所述箱底为注塑箱底,该箱底的侧面设置有叉车口,该箱底的底面为配合面;工作状态下,所述箱底的配合面与流水线上的传送装置平稳配合。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控制设备,包括有设备收纳盒,设备收纳盒上设置有盒盖,设备收纳盒内设置有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有PCB控制板,收纳盒内还设置有吸合控制装置,PCB控制板的控制端口与吸合控制装置相连,PCB控制板上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延伸在设备收纳盒底部,连接柱上连接有电瓶电路连接装置,盒盖上设置有指示组件,指示组件的控制端口与PCB控制板的数据通讯端口相连。由此,采用独立的设备收纳盒,保证PCB控制板、吸合控制装置与外部环境隔绝,提高使用寿命,不受外部水汽、粉尘影响,提升使用安全。PCB控制板被有效定位收纳,即便是后续进行车载安装,也不会因为颠簸而出现连接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硫化机的立式气体循环泵,包括架体,其还包括驱动源与配重块,以及设置于所述架体上的气体循环泵;所述气体循环泵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活塞杆与活塞头,所述泵体外部设置有进气口组件与排气口组件;其中,所述驱动源与所述活塞杆连接设置,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活塞杆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设计配重块结构平衡活塞杆和活塞头等运动件的自身重量,以减少驱动源的动力输出,进而实现节能之目的;以及将所述活塞杆与活塞头设置为十字结构,以保持硫化系统管路内的硫化介质的吸入与排出量相同,确保管路内压力平衡等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水冷系统测试装置的夹具,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各固定一个杠杆夹,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杠杆夹相对设置,所述杠杆夹通过座块固定在固定板上,杠杆转轴设置在所述座块上,所述杠杆一端通过铰链铰接压杆,所述压杆也转轴设置在所述座块上,所述压杆端部还设置有压头。通过设置四个矩形排布的杠杆夹,可以从四个角同时平衡的将模拟电池和水冷套压持在一起,形成稳定压持状态。且固定结构可以快速拆卸和安装,提高了测试前后的安装拆卸效率。通过在杠杆和压杆之间设置铰链,形成了铰链和杠杆相结合的夹持结构,实现了快拆和快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的水嘴接头气动压管装置,包括下底板和上顶板,所述下底板和上顶板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所述下底板上连接有用于安装产品的下底座,所述上顶板的顶端上连接有增压缸,所述增压缸的驱动轴穿过上顶板与锁紧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锁紧固定板上连接有用于水管压紧的锁紧保压组件;所述下底座上连接有用于产品固定的固定压板,所述固定压板与下底座板呈垂直相交设置,所述固定压板的中央区域上设有用于产品放置的安装区域,在所述安装区域的左右两侧连接有将产品压紧的压紧组件。本实用新型能达到液压装置的安装效果,并能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定位效果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盖板模腔结构,具体涉及模腔结构领域,包括设置有盖板模腔的盖板主体,盖板模腔内转动连接有一号隔板插接定位板和二号隔板插接定位板,所述一号隔板插接定位板和二号隔板插接定位板之间的夹缝形成了隔板插接空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柱和牙轮,盖板主体安装前,手动将一号隔板插接定位板和二号隔板插接定位板的外端处的隔板插接空间扩大,这使得当将盖板主体与电池之间进行合盖时,电池里的隔板不易错位穿插进隔板插接空间内,从而实现插接不易错位情况,且使得盖板模腔内能够承受更大的冲击使得不易形变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气泵电机和空调压缩机的集成控制系统及新能源汽车,针对现有整车的气泵电机和空调压缩机间断性工作,且工作的时长较短,导致的气泵电机控制器和空调压缩机控制器在整车的控制中使用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剔除常规集成控制系统中用于控制空调压缩机的空调压缩机控制器,利用气泵电机和空调压缩机的有效工作时间短且不连续的工作特点,改为通过气泵电机控制器采用同一物理连接,不同时段来传输不同的控制信号,即分时复用的控制策略,达到对整车气泵电机和空调压缩机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效果,从而实现整车制造材料的降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亮化系统的智能公交站台,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主框架及位于所述主框架两侧的侧框架。所述主框架、侧框架上均安装有照明装置,所述侧框架上还安装有用于显示公交信息的显示屏。所述主框架、侧框架的上方共同设有能调节挡雨范围的顶板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呈倒“V”型结构的前挡板、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后挡板上均设有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底座内依次安装有蓄电池、控制装置、变电器,所述变电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蓄电池电连,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照明装置、显示屏电连。本实用新型的公交站台不仅减少了施工难度,节约了电能,而且保证了在停电情况下的正常照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能源电池包端板夹具,包括至少设置有一组装夹单元的底座,单组装夹单元包括二块左右相对间隔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靠山,二个第一靠山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二块第一活动推板,每块第一活动推板与一个对应的第一靠山从左右两侧夹紧一块电池包的端板,底座上设置有能驱动二块第一活动推板同时向左右两侧扩张或同时向内收缩的第一驱动机构,每一对相互对应的第一靠山和第一活动推板之间的底座上固定有第二靠山,每一个第二靠山和一块第二活动推板前后对应设置,在底座上还设置有能驱动每个第二靠山与相对应的一块第二活动推板从前后两侧夹紧电池包的端板第二驱动机构。这种结构电池包端板夹具装夹速度快、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装夹稳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AMT新能源变速器总成的选换挡装置,其通过一组选换挡结构控制多个拨叉轴,使得机构的布置简单,降低了制作成本。其包括上部盖板,所述上部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换挡模块、TCU、第二选换挡模块,所述第二选换挡模块包括选挡部分、换挡部分,所述TCU分别电连接第一换挡模块、第二选换挡模块的选挡部分和换挡部分,所述上部盖板的底部对应于所述第一换挡模块的下方位置设置有第一拨叉轴,所述第一拨叉轴的驱动输入部分布置于所述第一换挡模块的下露输出部分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拨叉轴、第三拨叉轴直至第N拨叉轴顺次平行于所述第一拨叉轴排布,每根拨叉轴上固套有对应的拨叉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了一种后副车架结构及新能源汽车,后副车架结构包括沿前后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前横梁和后横梁,沿左右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左纵梁和右纵梁,均分别安装在前横梁左右方向两端的第一后悬架支架和第二后悬架支架以及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均分别安装在后横梁左右方向两端的第三后悬架支架和第四后悬架支架以及第三安装支架和第四安装支架,前横梁和后横梁均采用平直的钢管制成,左纵梁和右纵梁的两端均分别和前横梁和后横梁固定连接,通过采用前横梁、后横梁、左纵梁和右纵梁构成后副车架的承载基体,无需整体冲压成型,并采用平直的钢管制作前横梁和后横梁,无需增加折弯工艺及折弯机床等相关投入,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能源汽车空调电动压缩机耐久试验台,包括:冷凝器风洞和实车冷凝器设置在冷凝器环境室内,压缩机箱设置在压缩机室内,压缩机箱空气处理装置连接压缩机箱,压缩机箱空气处理装置设置在压缩机室外,蒸发器风洞和实车蒸发器设置在蒸发器环境室内;实车冷凝器连接在冷凝器风洞上,实车蒸发器连接在蒸发器风洞,压缩机箱、实车蒸发器和实车冷凝器三者之间通过实车配管和切换阀门连接。本实用新型按照实车布置电动压缩机、实车蒸发器和实车冷凝器的空间位置,且冷凝器、蒸发器风洞均为吹风式,满足了实车配管试验的需要,能够尽量真实模拟空调系统的负荷。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新能源汽车后围横梁NVH性能的装置及车辆,其中,该装置包括:弧形支撑板和至少一个连接部;其中,弧形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后围横梁的安装孔;各连接部的第一端均与弧形支撑板的底部边缘相连接,各连接部的第二端为自由端,并且,各连接部均与弧形支撑板的底部呈夹角设置,各连接部均用于安装后门锁安装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安装于车辆的后围横梁和后门锁安装梁之间,提高了车身后横梁局部模态,避免了车身后横梁局部模态与激励频率接近而引起共振以及车身后横梁局部模态与声腔模态频率接近而发生耦合的问题,从而降低了由于局部结构问题产生的车身共振异响的问题;同时,该装置还可提升车辆局部刚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车、母车、组合车以及用于新能源车辆制造的运输系统。公车包括公车主框架和能够沿公车主框架的高度方向移动的公车配合件。母车包括母车主框架和能够沿母车主框架的高度方向移动的母车配合件。其中,公车配合件适于和母车的母车配合件相匹配,公车的公车配合件适于朝向公车的底部移动到锁定位置,以与母车的母车配合件接合从而使公车与母车锁定。母车的母车配合件适于朝向母车的顶部移动到锁定位置,以与公车的公车配合件接合从而使公车与母车锁定。组合车包括公车和母车,运输系统包括该组合车。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公车和母车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能满足多种物料运输需求,提高运输效率,减少库存占用面积。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增程器热管理系统,包括发动机与发电机之间的大循环、发动机外的发动机水套内的小循环以及暖风循环,所述暖风循环包括节温器与暖风机之间的暖风进液管路和暖风出液管路;所述暖风进液管路外套设有橡塑保温管。本实用新型利用冷却液吸收发动机以及发电机的余热,实现对未启动的增程器的预热,改善了增程器的启动性能,同时,收集发动机和发电机运行时的热量,用于向车厢内提供暖风,且在暖风进液管道上套设有用于保温的橡塑保温管,保证了水温的稳定性,改善了暖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机防水结构,包括安装在电机前盖板上的挡水板和安装在输出法兰上的甩水环,甩水环后部设有腔体,挡水板的前部伸入甩水环的腔体中,腔体的内表面和挡水板的外周面之间留有间隙。甩水环安装在输出法兰上,随输出法兰一起转动,起到甩水和挡水的作用,同时挡水板前部伸入甩水环的内腔中起到挡水的作用,从而避免轴伸处的油封与泥水直接接触,保证在长时间运行中电机不会由于油封的失效而导致进水。
中冶有色为您提供最新的江苏苏州有色金属理论与应用信息,涵盖发明专利、权利要求、说明书、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实用新型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等有色技术内容。打造最具专业性的有色金属技术理论与应用平台!